本報訊(記者 劉青)到2025年,為每個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建立1-2個傳承工作室,所有縣域均應設置符合標準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發布新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層中醫藥實現五個“全覆蓋”,著力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在治未病、醫療、康復、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服務能力。
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間新疆將在七個方面發力。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發揮縣級中醫醫院龍頭帶動作用,實現政府舉辦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條件,到2025年重點對1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開展加強中醫藥人員配備、中醫藥技術服務提供和中醫設備配備,創建基層“旗艦中醫館”,對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以中醫特色為主的醫養結合機構,鼓勵中醫醫院舉辦互聯網醫院,支持名老中醫舉辦診所,支持企業舉辦連鎖中醫醫療機構。
推進基層中醫藥人才建設。持續開展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轉崗培訓等,繼續實施中醫類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開展基層西醫學習中醫人才培養和培訓,鼓勵西學中人員開展中醫藥服務,用5年左右時間力爭人員培訓全覆蓋;持續開展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到2025年,為每個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建立1-2個傳承工作室。同時,完善基層中醫藥人才配置和崗位標準,優化基層中醫藥人才招聘、使用機制,改善基層中醫藥人員發展環境。
推廣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完善自治區級中醫醫院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設置和推廣工作機制,提升原縣級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能力,建成縣域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到2025年,原則上所有縣域均應設置符合標準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加大適宜技術推廣力度和考核力度,完善相關專業學術組織,提升中醫藥適宜技術學術水平。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縣級醫療機構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做好中醫藥對口幫扶工作,加強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推進中西醫協同診療服務,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診療能力,發展基層中醫治未病服務和中醫康復服務,到2025年,60%的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院設置老年病科,80%的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提高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到2025年,老年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75%、85%。
加強基層中醫藥管理能力。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管理和質量監管,加快基層中醫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到2025年,所有中醫館接入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實現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的醫共體內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深化基層中醫藥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等方式,擴大中醫藥優質科普內容的覆蓋面。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居委會、鄉村群眾活動場所等,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
穩步推進基層中醫藥改革。做好中醫醫院牽頭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開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市、區)建設,加大醫保對基層中醫藥服務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中醫藥質量和治療優勢的評價體系,發布權威評價結果,為落實相關支持政策提供技術依據。建立符合基層中醫藥診療特點的醫保支付模式。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通過對部分慢性病病種等實行按人頭付費、完善相關技術規范等方式,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范圍。
到2025年,新疆力爭實現五個“全覆蓋”:縣辦中醫醫療機構(醫院、門診部、診所)基本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基層中醫藥服務提供基本實現全覆蓋,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規范開展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100%社區衛生服務站、80%以上村衛生室能夠規范開展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層中醫藥人才配備基本實現全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同類機構醫師總數比例超過25%,100%社區衛生服務站、80%以上的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務人員;基層中醫藥健康宣教實現全覆蓋,所有縣級區域依托縣級醫院設置中醫健康宣教基地,推動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較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為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提供中醫藥保障。
(編輯/田疆 審核/夏莉涓)